2月27日,著名喜劇演員吳孟達因為患了肝癌離世,享年68歲,讓很多網友陷入悲痛之中。提起“達叔”吳孟達,相信許多影迷都不陌生,他在周星馳諸多電影中扮演的角色令人印象深刻,是我們熟知的黃金CP。
吳孟達從發現肝癌到去世,病魔沒有給吳孟達生存下去的機會,中間只隔了兩個月,他便離開了我們。悲痛之余,也讓我們大家再次重視起肝癌這一疾病。
肝癌為什么一經發現就晚期了呢?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是個典型的“老黃牛”角色,承擔了分泌膽汁、代謝、解毒、造血、凝血、免疫等功能,吃苦耐勞、不聲不響,因為肝臟的供血非常豐富,肝癌很容易“近水樓臺先得月”,將領土擴張至肝臟內的其他區域。除此之外,肝癌細胞非常擅長于“見風使舵”,常常借著從肝臟返回心臟血液循環的“東風”,肝癌細胞就能輕易到達全身各處。
此外,肝臟痛感神經不敏感,少許異常難以發現。早期肝癌基本癥狀是不明顯的,等到肝區出現了疼痛或腹脹、消化不良、體重減輕等現象時,一般腫瘤已經發展漸大至中晚期了。由于現代人生活不規律,枸杞泡酒、喉糖配煙等,平日里熬最長的夜、蹦最久的夜等,長期這樣生活容易引發肝癌。其中下面6類人,更容易受肝癌的“青睞”。
肝癌最愛這六類人!
1、家人里有患過肝癌的成員。肝癌即便不是遺傳病,但還是有家族性聚集現象發生的存在,所以當你直系親屬里患肝癌或肝硬化時,本人也是增加了患肝癌的風險的。
2慢性病毒性肝炎長期患者。我國乙肝病毒多于兒童時期受到感染,丙肝則多發于成年之后,但它們都有一個“慢性感染”的共同特點。肝內病毒持續在復制,使得肝臟慢性損傷,從而引發更大的患肝癌的幾率。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和病毒性肝炎患者,這些疾病都有發展成肝硬化的可能,而肝硬化得不到及時治療的話就可能惡化成肝癌。
4長期的嗜酒者。喝酒是引發肝癌的一種重要因素!長期嗜酒者的肝細胞會反復發生脂肪變性、增生導致其壞死,最終誘發肝癌的發生。
5長期吃霉變食物。像黃豆、花生等谷物發霉后,會有黃曲霉素的產生,這些都是肝癌的強致癌物。很多老人因為節儉的習慣,不想浪費食物,發霉的東西往往也還照吃,使得肝癌患病風險增加的。
6、40歲+的過勞人群。肝癌多發于40歲以后。到了這個年齡段,人們的身體抵抗力都有所下降,再加上身體上的長期勞累,患癌幾率有所增加。
除了上述6類高發人群需要我們多加重視外,我們也要意識到: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脂肪肝、酒精肝患者也越來越多,如果不注意預防和控制,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一樣也可能引發癌變的。
肝癌早期難以被發現,且有著極高的死亡率,需要我們做好早期的篩查工作。健康人群每年最少要做一次體檢的,當發現肝功異常應及時找專科醫生診治,慢性肝病患者則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定期隨訪。
達叔,請您一路走好,感謝您曾給我們帶來了那么多的歡樂,愿天堂沒有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