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2月的第二個星期一,是世界癲癇日,今年是2021年2月8日。
癲癇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神經系統疾病,發生于各個年齡階段,其中,兒童和青少年的發病率較高,由于癲癇病程時間較長,反復發作,加上小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夠完善,如果不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會嚴重危害到患兒的健康成長,急需家長的關注。
兒童癲癇發作癥狀
由于大腦功能的復雜性,所以癲癇發作類型也會多種多樣。一般來說,癲癇常見的癥狀是突然倒地、不斷抽搐、口吐白沫,對于患兒來說,在學齡期可能表現為愣神,四肢沒有動作,有的是表現為面部肌肉輕微抖動或眨眼、持續30秒到1分鐘,很快會消失。
還有些患兒表現為莫名其妙大笑,或者因電視屏幕、激光燈等引起中樞神經元異常放電導致肌陣攣,以及上課不聽講,愛走神,幻聽、幻嗅等,也要多加注意。
家長如何判斷兒童癲癇
因癲癇癥狀多種多樣,可能不易分辨判斷,如果孩子有類似癲癇的表現,建議家長錄下視頻,比如什么情況下抽搐的、最初表現是什么、抽搐多長時間、頻率如何,由醫生去鑒別判斷,而且這對疾病的治療、預后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在就醫的時候,也要對家族有沒有類似的情況詳細描述,因為診斷癲癇還需考慮出生史、發育史、家族史,這對醫生的判斷也是很有幫助的。
兒童癲癇的治療
因兒童癲癇比成人的更為復雜,對孩子生長發育的影響很大,所以應要更積極進行科學的治療。目前兒童癲癇的治療方法是以藥物治療為主,根據患兒的發作類型去選擇相應的藥物,治療時先遵循小劑量開始,逐漸增量,尋找到合適的治療量,同時服藥期間注意補充多種維生素、葉酸等,此外,要定期隨訪,需要增減藥物要詢問主治醫生在做決定;如果藥物無法控制的,可以通過手術治療。
兒童癲癇發作的急救措施
第一、我們要去除患兒身上任何硬的、尖銳的物品,避免戳傷;
第二、保持安靜,讓患兒平臥,臉朝向一側,解開衣扣,擦干凈嘴周圍的唾液,及時清理鼻子口腔內的黏液,防止吸入窒息;
第三、不要喂食任何東西,可以用筷子纏上紗布,墊在患兒牙齒間,但是如果牙關緊閉,不要強行進行,也不要用自己的手去給患兒咬,以免咬傷;
第四、不要搖晃、不要拍打、也不要按壓患兒手腳,這都會給其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第五,耐心觀察,持續發作5分鐘以上應及時就醫,并記錄好癥狀,將發作情況告知醫生。
消除偏見積極治療
其實很多人對癲癇缺乏了解,并且抱有偏見,一些患者也會覺得有病恥感,很擔心被身邊的人知道自己得了這個疾病,慢慢的對自身性格也有影響,變得消沉、偏激。
雖然癲癇病程比較漫長,可能還會有患者需要終身服用藥物,但是通過正規治療,部分患者可以基本控制好病情,達到臨床治愈,像正常人一樣工作和生活。
所以我們需要做到的是,不悲觀,積極面對、得了癲癇及時去接受治療,如果身邊有人得了癲癇,不要歧視,不要疏遠,要鼓勵他盡快就醫,找準病因,配合醫生治療,早日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