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2月15日則是世界強化免疫日,這是世界衛生組織大會為了消滅脊髓灰質炎(又稱小兒麻痹癥)而設立的疾病日。強化免疫是消滅脊髓灰質炎的重要措施,也是抵御疾病的屏障。特別是對于孩子來說,免疫力尤為重要。家長也需重視起來,這樣才能為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
孩子增強免疫力有什么好處?
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明白什么是免疫力。
免疫力其實就是人體的一種防御機制,可以抵制外來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比如細菌、病毒、結核桿菌等,同時具有維護內部環境穩定性的能力。
如果免疫力過低,保護屏障會變得很弱,孩子就容易生病,容易感染病菌。經常生病,是會加重機體的消耗。像有些小孩經常感冒,還會導致慢性扁桃體炎、哮喘、支氣管炎等疾病,這些都跟免疫力低下有關。
而好的免疫力,相當于給保護屏障加了一道鐵墻,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對人體也是非常重要的。可見,免疫力對于兒童的成長十分重要,家長也需引起重視。
如何增強孩子免疫力?
一、補充充足營養
兒童在每一個階段都需要遵循健康的膳食模式,這樣才能保證身體所需營養,對于提升免疫力也是有幫助的。
嬰兒出生后的前6個月,倡導母乳喂養,并喂養至2歲以上。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抗體以及免疫活性物質,嬰兒可以通過攝取母乳來增強自身免疫力。此外,還需及時補充維生素D。
對于6~24個月的嬰幼兒,鼓勵母親繼續母乳喂養,同時需要適當增加豐富營養的輔食。對于母嬰喂養的嬰兒,需注意為其提供富含鐵和鋅的食物。
當寶寶的年齡到了一歲之后,需要攝入的營養種類更多。家長應多給孩子食用富含優質蛋白的營養物質,比如牛奶、雞蛋、瘦肉、豆制品等。同時,也需要攝入新鮮的瓜果蔬菜,為孩子提供充足的營養條件,進而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二、接種免疫疫苗
接種疫苗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重要措施,嬰兒從出生開始,就需要接種乙肝疫苗。當年齡達到了其他相應劑次免疫疫苗的接種年齡時,建議及時接種。非計劃的免疫疫苗,家長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考慮繼續給孩子接種。
三、適度運動
有些家長認為兒童的年齡比較小,不適合進行體格鍛煉,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兒童早期的身體活動水平,其實是會影響著骨骼、心肺健康、動作和認知能力的發展,因此加強身體活動還是很重要的。
嬰兒在滿月之后,可以進行適當戶外的活動,比如曬曬太陽,逐漸讓孩子接觸外面的世界。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更需要多出去運動運動,比如跑步、體操、打羽毛球等。
建議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家長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減少久坐時間。經常讓孩子接觸戶外的環境,可以幫助其提高免疫力。此外,這樣還可以減少孩子看電視或者玩電子產品的時間,對孩子視力的發育也是有好處的。
四、保證充足睡眠
良好的睡眠習慣對免疫力的提升至關重要,3個月內的孩子主要以睡眠為主,至少睡夠13個小時;1~5歲的孩子至少保證10個小時的睡眠;5歲以上的兒童每天需要8~10個小時的睡眠。充足的睡眠也會減少孩子生病,也會讓孩子有充足的精神以及動力。
總的來說,要想增強孩子的免疫力,除了按時接種疫苗之外,運動、睡眠、飲食也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說,要想提高免疫力,需要從日常抓起,這樣才能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玉雪,為什么要增強兒童的免疫力[J].小金縣基本預防控制中心,2020.
[2]王寶潔,探究如何提高兒童免疫力[J].山東省青州市婦幼保健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