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對于人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當肝臟出現異常時,一定要及時到正規專業的醫院進一步查找病因,然后在針對性地進行治療。肝炎在肝臟疾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如果不及時治療,會不會增加肝癌的患病風險呢?接下來,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
肝癌的發病因素主要包括了吸煙、黃曲霉毒素B1、大量飲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感染肝炎病毒等。其中,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是導致肝癌發生的主要原因,一般來說,從肝炎到肝癌是一個緩慢的惡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包括第一階段是“慢性乙型肝炎”;第二階段是“肝硬化”;第三階段是“肝癌”。
第一階段是“肝炎”:乙型肝炎病毒(HBV)可以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傳播的方式可包含未受預防保護的性行為,共用針頭輸血吸毒和母嬰傳播。乙型肝炎的疾病發展過程一般可人為地劃分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動期或低(非)復制期和再活動期共4個時期。其中,在非活動期或低復制期的患者病情穩定,在免疫清除期和再活動期的病人病情進展快。因此,患者現有條件下治療的目標就是要避免病情活動,要注意病情處于低復制期這個時期。
第二階段是“肝硬化”:肝硬化是肝炎發展到肝癌的第二階段,反復的病情活動、肝臟的持續損傷是引起肝硬化主要原因。肝硬化可以分為代償期、失代償期,代償期肝硬化特點是肝功能基本穩定,不易出現并發癥,癥狀不明顯,可以正常生活;失代償期肝硬化特點是肝功能反復異常,癥狀突出,身體會出現肝昏迷、腹水、腹膜炎、消化道出血等。
第三階段是“肝癌”:肝癌是我國乃至世界范圍都十分常見、危害性大的惡性腫瘤之一,肝癌發生和肝硬化有關。由于病毒可以自我大量的復制,如果不加以控制和適當的治療,那么乙肝病毒的數量就會迅速增加,繼而破壞肝細胞,一旦細胞被損傷又沒有得到及時恢復就會形成肝硬化結節,如果病毒持續性對肝臟造成傷害,那么結節就會越多,患者就會很容易患上肝硬化。肝硬化結節一旦惡變,就可能會進展為肝癌。
考慮以上因素,總的來說,雖然不是全部的肝炎患者都會變成肝癌,但是,肝炎患者如果不盡快采取治療的話,隨著病程的進展,部分患者也不能排除會出現肝纖維化,肝纖維化發展為肝硬化、肝硬化繼續發展成為肝癌的可能的。
那么應該怎樣阻止肝炎慢慢變成肝癌?
一旦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要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合理選擇抗病毒藥物治療。因為導致病情進展快速的因素就是病毒的數量和免疫狀態,因此我們需要盡快控制病毒的復制,這樣才可能減少或阻斷慢性肝炎進一步發展為肝硬化、肝癌。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那些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以及肝硬化患者來說,肝癌密切監測是必須要做的,接受腹部超聲一般每6個月進行一次,肝功能以及腫瘤標志物的檢測可能也需要進行。
一旦肝癌確診,要積極配合醫生,目前,肝癌治療方法比較多,肝癌早期的治療主要以手術切除、肝移植或者局部治療為主;肝癌中期主要以肝動脈化療栓塞(TACE)、消融治療為主,一部分患者經過綜合評估可選擇手術治療;肝癌晚期往往失去了手術機會,此時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包括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