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講堂第十九期
鄭敏教授
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主任醫生、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婦科腫瘤主診教授、宮頸癌專業大PI
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抗癌協會婦瘤分會委員
廣東省醫師協會腫瘤防治管理專業委員會腫瘤生物治療學組常委
長期致力于婦科腫瘤診斷和治療(手術治療和化學治療)的臨床工作及婦科腫瘤發病機制及發病相關基因的研究,特別擅長對婦科良惡性腫瘤如宮頸癌、卵巢腫瘤、子宮內膜癌、子宮肉瘤、外陰癌、滋養葉細胞腫瘤、宮頸癌前病變、子宮肌瘤等的手術治療(開腹和腹腔鏡手術)和化學治療。對晚期和復發病例等復雜的高難度手術和綜合治療有豐富的經驗。
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僅有約46%,不僅因其起病隱匿,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處于晚期,也和卵巢癌高復發的特點相關。研究發現,即使經過標準治療,仍有高達80%患者出現疾病復發。
卵巢癌術后怎么護理,提高生活質量?怎樣才能有效預防卵巢癌復發,延長生命周期?
針對上述疑問,我們特邀了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婦科腫瘤主診醫師鄭敏教授為大家分享卵巢癌知識,共同“從容應對,重獲新生”。
本期精選:
卵巢癌術后復查
卵巢癌維持治療
卵巢癌常見問題及處理
本期主講內容
規律復查不可少
并不是做完手術出院后就可以把卵巢癌拋置于腦后,應該遵循醫囑,積極進行復查。
為什么要復查?
簡單來說,就是檢查身體的恢復情況,提前發現疾病進展或復發。
#01
及早識別并及時處理治療相關的并發癥,包括提供心理支持。
#02
及早發現疾病復發的癥狀或體征。
#03
如果您參加了臨床試驗,將會收集關于療效和治療相關并發癥的數據。
卵巢癌復查怎么做?
復查的時間間隔:
術后時間
復查頻率
1~2年
每2~4個月一次
3~5年
每4~6個月一次
5年后
每6~12個月一次
結合個人情況,開展以下復查項目:
#01
醫生會詢問您的癥狀,如是否出現腹脹腹痛、陰道流血等,并進行體檢。
#02
CA125或其他初診時升高的腫瘤標志物,如上皮癌相關的CA125、CA19-9、CEA等、卵黃囊瘤相關的AFP,以及無性細胞瘤相關的LDH。
#03
根據臨床需要,完善胸部、腹部及盆腔CT或MRI或PET/CT(僅在臨床發現或腫瘤標志物表明可能復發時才進行))檢查。
#04
根據臨床需要,進行血常規及生化檢查。
#05
遺傳風險評估與遺傳咨詢(如既往未開展)。
哪些情況要特別注意?
出現下述情況,要盡快與主治醫生聯系:
1
發燒38.5℃以上
2
任何溫度下都打寒戰
3
嚴重的疼痛
4
異常的陰道流血流液
5
尿頻、排尿困難、尿潴留
6
無法控制的惡心或嘔吐
7
無法控制的腹瀉或便秘
8
黑便或血便
9
突發呼吸短促或胸痛,情況嚴重直接撥打120
維持治療要重視
卵巢癌維持治療●●
是指卵巢癌完成既定的手術或化療后達到最大限度臨床緩解(完全或部分緩解)后,繼續應用化療藥物或靶向藥物進行的治療,治療的目的是延緩復發,延長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
維持治療的目的在于延長初始治療后復發的時間,從而提高卵巢癌5年生存率。當腫瘤患者能生存5年以上,再次發生復發和轉移的僅占10%。
卵巢癌的維持治療需要兼顧療效、安全性與經濟因素。
目前,卵巢癌維持治療的藥物治療方案主要包括化療藥物(紫杉醇)、抗血管生成藥物(貝伐珠單抗)、PARP抑制劑(奧拉帕利、尼拉帕利)以及抗血管生成藥物與PARP抑制劑的藥物組合方案。

PARP抑制劑:尼拉帕利
具體采取哪種維持治療方案,需要主治醫生根據患者是否存在BRCA突變或HRD陽性、鉑敏感等評估后實施。
術后護理不能少
#01
促進術后恢復
◆在手術后的前幾周,您需要放松,盡可能多休息,盡量避免長時間站立。
◆在接下來的幾周內,您可以開始逐漸恢復正常活動,但要注意不要做得過多。
◆您可能需要休息1到3個月,1個月左右不能開車,在至少3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
小貼士
如何進行適當鍛煉
?在開始運動之前,與您的醫生討論適合您的運動類型/水平。
?低強度活動,如散步、伸展和瑜伽是恢復鍛煉、提高心率和恢復體力的溫和方式。
#02
更年期提前
在治療卵巢癌有可能導致更年期提前,例如:手術切除卵巢、骨盆放療、內分泌治療、化療等等,在治療過程中都有可能會令更前期提前。
激素替代療法(HRT)可以改善更年期提前帶來的陰道干燥、潮熱出汗、悲傷或沮喪、喪失信心和自尊、疲勞、骨質疏松、失去性欲等癥狀,但必須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03
吃不下飯怎么辦?
在卵巢癌的治療過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健康飲食。如果感到食欲不振,可以試試下面的小方法:
◆讓用餐愉快:與家人或朋友共進晚餐,播放音樂,或用蠟燭營造寧靜的氛圍。
◆少吃多餐:如果您的食欲下降,把最喜歡的食物放在手邊,以幫助您吃得更多。
卵巢癌怎么補充營養?點擊藍字可以查看同樣來自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臨床營養科葉文鋒教授的科普。
醫生答疑
Q&A
Q
鄭醫生,請問靶向藥和化療哪個更好?
鄭教授:不管是靶向藥還是化療,都是目前卵巢癌治療的重要方法。很多患者和家屬擔心化療副作用大,想直接用靶向藥,行不行呢?但是治病不是飯堂點菜,想要哪個選哪個,確診后使用哪種治療方案,都是主治醫生甚至是專家團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經過評估或嚴謹的討論得出來的,最適合患者當前情況的方案,不是毫無憑據的。化療有化療的適用情況,靶向藥也有靶向藥嚴謹的使用條件,就診時可以多和醫生溝通,了解清楚為什么這樣治,患者、家屬可以怎么配合,來達到最理想的治療效果。
Q
一定要做基因檢測才能吃靶向藥嗎?
鄭教授:靶向藥物的使用是有嚴格條件的,針對的是一些特定的靶子,所以建議基因檢測在靶向藥物使用之前是一個常規的檢查項目,通過基因檢測找到癌癥患者體內的“靶點”也就是相應的基因突變,從而明確靶向藥物治療。假如基因檢測進行后,未顯陽性,發現癌癥類型與該種靶向藥干擾的基因片段不符合,通常不建議使用靶向藥。
當然了,基因檢測一次也不便宜,所以現在藥物研發也在不斷進步,開發更加方便的藥物,比如PARP抑制劑中的尼拉帕利,無論有沒有BRCA1/2基因突變,都能起到治療作用。
Q
出院之后,一直睡不好,晚上很難睡著,睡著了也很快醒,有什么辦法嗎?
鄭教授:良好的睡眠對恢復是很關鍵的,可以試試穿寬松、柔軟的衣服,睡前上廁所同時不要喝大量水或飲料,保持房間黑暗、干燥和合適的溫度,盡量在相同時間嘗試入睡等。如果都不能改善睡眠,并且已經影響到白天的狀態,或出現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可以和主治醫生反饋,使用安眠藥等來幫助睡眠。
講堂小結
1、定期復查可監控卵巢癌病情,及時發現進展。
2、維持治療可延緩復發,延長生命周期。
3、良好的護理是加快術后恢復的關鍵。
講堂圖片
2021/08/04



參考
卵巢惡性腫瘤診斷與治療指南(2021年版);
中國卵巢上皮性癌維持治療指南(2021年版);
秦佳睿,尹香花.復發性卵巢癌治療方法的研究進展[J].當代醫學,27(2):4.